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快讯 > 外汇基础知识——布林带常见的8种形态正文

外汇基础知识——布林带常见的8种形态

作者:排行 来源:排行 浏览: 【 】 发布时间:2024-07-01 02:02:51 评论数:

布林带的基础知识

布林带是由约翰·布林(John Bollinger)在1980年发明的一种技术指标,旨在帮助投资者判断股价的波动范围。该指标主要由三条线构成,分别为中轨线、上轨线和下轨线,其中中轨线是一个移动平均线,而上下轨线则是对中轨线进行标准差倍数乘法运算得出的。根据布林带指标的理论,股价会在中轨线上下波动,上下轨线则是股价可能出现的阻力位和支撑位。

8种布林带常见形态

利用布林带指标可以判断股价的波动范围和趋势,市场上常见的8种布林带形态如下:

1. 突破上轨/下轨

当股价向上突破上轨,或向下跌破下轨时,表明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超买/超卖现象,很可能会出现反转或回归中轨线的情况。

2. 宽幅震荡

当布林带的宽度较大时,表明股价正在宽幅震荡。此时投资者可以根据上下轨线的位置判断趋势,并适时进场或出手。

3. 紧缩形态

布林带的紧缩形态意味着市场波动性较小,一旦出现突破上下轨的情况,股价可能会迅速上涨或下跌。

4. 上轨和中轨交叉

当上轨线向下交叉中轨线时,说明股价已经从超买区域回落至正常水平,可能会进一步下跌;相反,当上轨线向上突破中轨线时,可能会上涨。

5. 下轨和中轨交叉

当下轨线向上突破中轨线时,说明股价已经从超卖区域回升至正常水平,可能会进一步上涨;相反,当下轨线向下跌破中轨线时,可能会下跌。

6. “W”形反转

当股价出现两次低点,中间高峰为“W”形时,表明市场可能即将反转上涨。此时可以等待股价突破上轨,并加仓。

7. “M”形反转

和“W”形反转相反,当股价出现两次高点,中间低谷为“M”形时,表明市场可能即将反转下跌。此时可以等待股价跌破下轨,并止损退出。

8. 支撑位和阻力位

布林带的上下轨线分别为股价的阻力位和支撑位,当股价逼近上轨时,可以考虑卖出;逼近下轨时,可以考虑买入。当股价突破上轨时,阻力位变为支撑位;跌破下轨时,支撑位变为阻力位。

总体而言,利用布林带指标可以有效帮助投资者判断股价的波动范围和趋势,并根据不同形态制定适当的操作策略。